欢迎来到云南蜜蜂网,让您的养殖更轻松!

影响蜂群强壮七大因素

发布日期:2019-05-05 23:08:16 作者:佚名 阅读:360

1.遗传因素

  不同蜂种其生物学特性不同,如意蜂善于采集大宗蜜源,产卵力强,发展快;中蜂适应性强,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等。因此,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蜜蜂品种。

2.蜂王

  蜂群要强大,蜂王是关键,好蜂王产卵力强。若蜂王质量不好,其产卵力差,蜂群发展缓慢,群势自然起不来。

3.蜂群健康状态

  蜂群健康直接影响蜂群繁殖,不健康的蜂群死气沉沉,采集力下降,眼看烂漫山花采不到蜜。只有健康蜂群抗病力强,繁殖快,易养成强群。

20180423081429195 副本.jpg

4.蜜源因素

  丰富的蜜源是养好蜂的关键。当外界蜜源丰富时工蜂采集特别积极,群内蜜粉充足,为蜜蜂营养提供保障。工蜂吐浆多,育虫积极,蜂群子脾整齐,新蜂出房体态丰满、健康,工蜂采集力强;蜂王获得充足营养,产卵积极,会出现蜜压子圈现象,群势发展迅速,所以养蜂要追花夺蜜,使蜂群保持强盛不衰。蜂离不开花,当外界缺乏蜜源,又不采取补饲,蜂群饲料严重不足时,工蜂吐浆骤然下降,幼虫因浆水不足出现干瘪,发育不良,刚出房的新蜂个小、体瘦,致使工蜂寿命缩短,采集力下降,群势自然难保强壮。

5.天气因素

  据资料报道:夏季工蜂只能存活25~40天,而冬季工蜂能活154天。究其原因,夏季天气闷热,工蜂采水忙碌,巢内需要降温,工蜂振翅调节巢温,活动持续频繁,体力消耗大,寿命自然缩短;而冬季蜜蜂处于冬眠或半休眠状态,体力损耗小,所以寿命相对较长。在夏季,为了减少工蜂采水负担,可人为给蜂群创造适宜小气候,降低蜜蜂劳损。夏季蜜蜂需水量大,一个继箱群每日需水200~250克,高温干燥季节每日需水300克。为避免蜜蜂过度劳累,采用人工喂水,在巢门口设水槽,内装清洁水,让工蜂自由采水。还可以给蜂群搭遮阳棚,以降低巢温;或是在蜂场周围洒水,以降低地表温度;夜间打开通气窗,减轻巢内闷热;在副盖与大盖间放吸水毛巾,增加湿度降低巢温。

20181225085140889 副本.jpg

6.巢脾因素

  巢脾是幼虫生长发育的场所,标准巢房大小适合蜜蜂生长,育出新蜂体大、健康。但经孵化几代子后巢房茧衣增加,巢房变小,幼虫发育受到限制,育出的新蜂个体变小,寿命缩短,影响蜜蜂健康。旧巢脾巢房变小,巢脾的颜色由浅黄色变为深褐色,是巢虫和蜜蜂疾病的滋生地,养蜂人应该及时淘汰旧巢脾。有些老师傅舍不得淘汰老旧巢脾,并喜欢早春繁蜂用老脾,认为老巢脾保温好,实际是个误区。老巢脾对中蜂影响更大,增加中蜂咬脾负担,饲养中蜂最好每年更换新脾,充分利用好蜜源多造一些新巢脾替换老旧脾。

7.病虫害因素

  蜂螨、白垩病、巢虫、中蜂囊状幼虫病等,如果防治不得力,会严重危害蜂群。以饲养西蜂为例,若忽视蜂螨防治,大蜂螨寄生于幼虫房繁殖,使幼虫发育不良,刚出房的幼蜂残翅,在地上爬行,飞不起来,严重的全群覆没。

  防治蜂病应以预防为主,防重于治。防是主动行为,未病先防走在前头。治是被动的,如果等到疾病发生后再治,费力费时,效果还不一定好。预防蜂病要掌握好发病规律,有计划去防治。像蜂螨暴发有其消长规律,当群势强时蜂螨寄生率下降,当群势下降时蜂螨寄生率上升。春季蜂群快速发展,蜂螨也随之发展,到夏季群势下降时蜂螨寄生急剧上升。因此,治螨要掌握一个原则:要断子治螨。治螨要抓好两点:一是秋繁前彻底治螨,直至不落螨止,确保越冬蜂健康;二是趁越冬断子期,大、小蜂螨暴露于蜂体,用水剂治螨药喷几次,直至无落螨。

  中蜂巢虫也如此。巢虫一般惊蛰开始繁殖,芒种过后活动非常活跃,到秋季群势下降,蜂群内出现空脾增多,蜂护不上脾,蜡螟乘机上脾产卵,巢虫也就越来越多,严重的引起中蜂飞逃,所以要早预防,及时抽出群内多余巢脾,保持蜂多于脾。山区到秋季胡蜂成灾。防治胡蜂要做到人不离场,胡蜂早晚、阴天特别多,要抓住这一时机拍打。有条件的最好将胡蜂转移到无胡蜂区域饲养。防治蜂病也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要正确掌握用药浓度,浓度不够治疗效果不好,浓度过高会伤蜂。不宜长时使用同一种蜂药治病,以免产生抗药性,尽量使用中草药防治蜂病。购买蜂药时要看清厂名厂址、生产日期,切忌使用三无产品,使用时还要特别注意有效期,以免延误治疗期,给蜂群造成更大损失。


分享给小伙伴:
元江金灿灿农业有限公司
 滇ICP备18005408号-1. 版权所有
商务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15812034670
关注蜜蜂养殖大全
关注养殖大全
关注蜜蜂养殖大全
养殖知识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