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恩残疾人夫妇身残志坚,不等不靠,深山养蜂脱了贫
在宣恩县沙道沟镇大白溪村,提及厚培夫妇,村民们都说他们“特别不简单”。
“特别”说的是这对夫妻打小均有身体残疾,多年来四处打工屡屡被拒,“不简单”说的是他俩没有自暴自弃,而是不等不靠,在家经营起一份甜蜜事业,凭着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养蜂,并顺利脱贫。
如今,胡厚培夫妇养殖了40桶群蜂,今年最低可收入5万余元。
对于未来,胡厚培希望能有机会学习更多养蜂管理技术。“我们村里老弱病残的‘三留人员’很多,我想带着大家一起干,扩大规模,产生更大的效益。”胡厚培说。

10月10日,恩施晚报记者来到大白溪村。这里群山环绕,四处都是林地,村落房屋稀疏分散,虽已是深秋,驻足远望,仍满目青翠,空气清新。
胡厚培夫妇居住在该村七组的一座山顶上,通车的村级公路延伸至山脚便止住,记者沿着狭窄的山路向上攀爬,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胡厚培夫妇家中。
一座年代久远的木质结构老屋,屋旁围着几十个大蜂桶,胡厚培带着网纱帽,正掀开蜂桶查看蜂巢。面对成千上万只穿梭飞舞的“小精灵”,胡厚培十分从容,招呼记者走近观看蜂巢:“莫怕!只要你不攻击它,它就不会蜇人。”
今年54岁的胡厚培,几岁时不慎被炭火烧伤,右手掌被截肢。妻子龙友云今年55岁,小时候患脊髓炎引起后遗症导致右腿残疾。
两人不能干重活,无法务农,为了生计,胡厚培带着妻子来到广州等地做些轻便省力的零碎杂活儿,一干就是10多年。虽然儿女都已结婚生子,但为了不给孩子增加负担,胡厚培仍和妻子坚持在外务工。
“后来渐渐发现年纪大了,好多事情都力不从心,外面的工厂也不要我们了。”胡厚培说,2014年,他和妻子回到老家大白溪村。
该村已有100余年养蜂历史,在“尖刀班”成员的帮助下,村里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,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养殖蜜蜂,增收脱贫。看到村里有不少人在养蜂,而且市场行情也不错,胡厚培就决定和妻子在家养蜂。
养蜂路上苦与乐
不等不靠脱了贫

-
3
-
18